三水区思想大解放讨论调研 倾力打造生态之城
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推动,从经济腾飞到全面可持续发展
珠三角地区如何实现科学发展?近日,佛山市三水区通过思想大解放讨论调研,提出了打造生态之城的发展战略。打造生态之城,就是要通过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推动生态发展,通过生态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,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,让市民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。
三江汇流,湖光潋滟,山色青翠,三水是珠三角“长寿之乡”。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,生态正成为三水发展的名片和优势竞争力。
铁腕整治留住蓝天青山绿水
1998年,三水提出了生态规划的战略。历届党委政府铁腕整治环境,誓为子孙后代留住一片青山绿水,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。“三水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,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。”区委书记宋德平在调研讨论中再次强调。
“斩高污企业、护碧水蓝天”,三水动作不断。去年9月25日,北江三水大塘油金大桥畔三声炮响,三家立窑小水泥企业厂房轰然倒下,淘汰“三高一低”产业打响了头炮。至目前,三水区17家立窑小水泥企业已经关闭11家,余下的将于今年内全部关闭。全区6家采石场要全部关停。45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今年分类整治,其中5家将搬迁关闭。城区中轴线及河涌13家染整企业也将关闭。通过调研,三水区提出在“十一五”内投入11亿元整治33条主干河涌,至明年将有超过七成的河涌完成清淤清污。
经过不懈努力,2007年,三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1天。西江、北江作为饮用水源,其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,水质状况为优。2007年环保责任考核获得95.48分,考核为优秀。
生态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
生态加快发展,推动了低端高能耗产业快速退出。三水严把项目审批关,以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依据,提高产业准入门槛。对现有污染企业,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控制制度,实行“一票否决”。对一批高能耗、高物耗、高污染、低附加值以及破坏人文生态环境的传统企业,“改造一批、提升一批、转移一批、关闭一批”,限制并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。逐步建立低素质产业和企业的退出机制,引导相关企业向异地有序转移,积极将资本存量向高增长产业有效转移,盘活宝贵的土地、资金等资源。
“只要守好生态环境这条底线,三水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,走出一条具有三水特色的和谐发展之路。”区长卢立湃在调研讨论中充满信心地说。三水以加快工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,创新发展理念,转变发展方式,在生态保护方面寻求破题。
斩掉高污染企业、“腾笼换鸟”,为食品饮料、电子等高端优质产业腾出发展空间。百威啤酒、三菱化学、英威达等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公司纷纷落户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三水的支柱产业从以前的水泥、陶瓷,逐渐优化调整为机械、电子等新兴产业。今年第一季度,首次出现了工业用电量增幅明显低于工业总产值和gdp的增幅。
云东海成为生态之城点睛之笔
为了推动生态之城的建设,日前,三水区云东海街道正式挂牌成立,将全力推动云东海大湖的生态恢复和建设。退田还湖的云东海大湖将成为三水区建设“生态之城”的灵魂,成为三水区乃至佛山市的新地标。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希望将云东海大湖建设成为现代佛山新西湖。
云东海大湖起源于秦汉时期,退田还湖将使大湖恢复到当时的规模。恢复后7000亩北湖和3000亩南湖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推进适度开发,主要是休闲、会展等第三产业。“当下最重要的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,同时抓好退田还湖为重点的工建项目推进。”云东海街道党委书记张宗会说,云东海要成为现代佛山“新西湖”和新地标,要学习与借鉴西湖的成功经验,以世界的眼光和国际视野来规划建设好云东海大湖,让世界通过云东海大湖更好地认识佛山、三水和云东海。
云东海大湖建设完成后,南湖接三水城区中轴线,与南部的三水森林公园、荷花世界两个4a景区形成“品”字型结构,成为三水城区的生态休闲板块。三水中心城区将形成前临北江,背依山水大湖的生态城市格局。林元和在三水调研时为三水定位动情地写下四句话:时尚三水,生态三水。饮料之乡,长寿之乡。
来源:佛山陶瓷网